德西尔沃的实话不好听,但意甲这辆车确实还在排位赛挣扎_联赛_投资回报率_球员

作者:米妮小小编发布时间:2025-11-20 20:54:56阅读次数:0

在都灵的那个足球峰会上,意甲联盟首席执行官路易吉·德西尔沃扔出了一番话,听着刺耳,但咂摸一下,却又真实得让人有点难受。他说意甲快成了F1的“排位赛”,给欧冠这种大赛当垫场赛。这话糙理不糙,算是把现在联赛的尴尬处境给点透了。

这个比喻挺形象的,曾几何几时,意甲本身就是围场里的主角,是每周末的正赛。现在呢?最好的车手,最顶尖的技术团队,最终的目标都是去跑那个更有钱、更光鲜的“欧洲大奖赛”。我们自己的联赛,反倒成了选拔赛,成了给那些顶级豪门输送人才和保持状态的平台。德西尔沃说,危机不止是意甲的,其实大家都有。他甚至提了一嘴那个“神话般”的英超,说他们也陷入了危机。这话听着有点像“我不好过,你也别想好”的自我安慰,但背后逻辑倒也说得通。当欧足联和国际足联这些机构把顶级赛事的产品越做越“高级”,钱越收越多,分给顶级俱乐部的也越来越多,那各个国家自己的联赛自然就要被抽走养分。

法国人已经先一步尝到了这个滋味,德西尔沃觉得下一个就是我们。欧洲俱乐部协会(ECA)的会议上,他发现一个挺讽刺的事:意大利是ECA里俱乐部数量最多的国家。人多,但似乎没啥用。那个协会的目标就是给参加欧战的球队多分钱,这不就等于我们自己人投票,支持把资源更多地集中到少数头部球队手里吗?这搞来搞去,不就是加剧了联赛内部的贫富差距,让强者恒强,让意甲这个“排位赛”的性质越来越明显?

他后面提到了主席们,那段话更有意思。“过去那样的主席不多了”,他说。这让我想起很多年前跟队跑新闻的日子。那时候的俱乐部老板,他们是“主席”,是“赞助人”,带着家族的荣辱感在经营球队,投钱办事带着很强烈的个人色彩。现在呢?更多的是投资人,是基金经理。他们看的是财报,是投资回报率。德西尔沃抱怨说现在联赛缺少投资规划的资源,这不就是问题的核心么。当足球俱乐部变成一个纯粹的投资项目,那很多事情就变味了。以前的主席可能会为了一个心仪的球员一掷千金,就为了一口气;现在的老板们会先让分析师算算这球员未来还能卖多少钱。这没对错,只是时代变了。

图片

这种上层建筑的变化,最后必然会影响到最基础的东西——球员和国家队。德西尔沃自己都承认,现在买一个有天赋的成品球员,比自己辛辛苦苦培养一个要划算得多。这话从意甲CEO嘴里说出来,挺让人五味杂陈的。青训是个慢活,需要耐心和持续的投入,这恰恰是现在的投资环境最缺乏的。当俱乐部都不愿意或者没能力去培养本土年轻人的时候,国家队还能指望谁呢?国家队的平庸,不过是联赛整体生态恶化的一个结果罢了。

所以德西尔沃这通抱怨,其实是把一连串的问题都串起来了。从欧冠的虹吸效应,到俱乐部主席心态的转变,再到青训的空洞化和国家队的挣扎。他呼吁要让欧足联和国际足联收敛一点,别再这么无休止地膨胀下去。可谁都知道,让既得利益者放弃嘴里的肥肉,这有多难。意甲这辆赛车,想从排位赛重新回到正赛的行列,光靠喊话恐怕是远远不够的。

标签:
收藏
分享
发表评论
发布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