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只搭在肩膀上的手,和一套摇摆的VAR标准_裁判_比赛_卢卡·马雷利

作者:米妮小小编发布时间:2025-10-21 07:06:35阅读次数:0

一场2-1的胜利,AC米兰登顶意甲。拉斐尔·莱奥罚入的那粒点球,成了决定性的瞬间。但赛后,比起讨论米兰如何占据榜首,更多人纠结的是,那粒点球到底该不该判。佛罗伦萨那边自然是怒不可遏,而一些中立的评论,包括裁判专家卢卡·马雷利,也给出了相当明确的观点:这次VAR的介入,超出了协议范围。

回看那个场面,法比亚诺·帕里西的手搭在了圣地亚哥·希门尼斯的肩膀上,后者随即捂着脸倒地。当值主裁判利维奥·马里内利的位置不错,他看得很清楚,第一时间的选择是挥手示意比赛继续。在禁区里,这种程度的身体接触,十次有八次裁判都不会理会。这本该是故事的结局。

但VAR裁判室不这么想,他们把马里内利叫到了场边,让他再看看回放。这一下,事情的性质就变了。VAR介入的前提是“清晰而明显的错误”,也就是说,视频裁判认为主裁判的初判错得离谱。可帕里西的那个动作,真的到了这个程度吗?马雷利在DAZN意大利的节目里说得很直白,他认为这根本不够格。

马雷利的原话差不多是这么个意思:那甚至都算不上一次真正的拉拽,就是一只手搭在了希门尼斯的脖子或者说肩膀上。如果裁判在场上直接吹了点球,那佛罗伦萨也只能自认倒霉,接受判罚。可问题在于,裁判明明看到了,并且做出了不判的决定。这种情况下,VAR就不应该再强行介入,因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“清晰而明显的错误”。所以,这次召唤裁判去看回放的行为,在他看来,就是一次“协议之外”的操作。

这种事,最怕的就是没有统一标准。马雷利还提到了本赛季早些时候尤文图斯4-3击败国际米兰的那场比赛,一个类似的场景,同样是进攻球员在禁区内被防守球员上手,当值裁判也没判。那一次,VAR就选择了沉默,尊重了场上裁判的判断。两场比赛,差不多的动作,结果却截然相反。这就让球员和球迷感到困惑,甚至愤怒。到底什么样的接触才值得被拿到放大镜下反复研究?标准线到底画在哪里?似乎每周都在变。

图片

说实话,VAR技术本身是好的,目的是为了追求更公正的竞赛环境。但现在的问题是,这项技术的使用正在变得越来越主观。当“清晰而明显的错误”这个概念可以被随意伸缩解释时,VAR就从一个辅助工具,变成了一个可以随时推翻场上判罚的“太上皇”。裁判在场上的权威被削弱,比赛的流畅性也被反复打断。球迷们在场边等待那几分钟,心情就像在等一个不知道结果的判决,这种感觉糟透了。

最终,莱奥把球罚进,米兰拿走三分,登上了积分榜榜首。但这场胜利,因为这次争议,多少蒙上了一层阴影。佛罗伦萨的抗议不会改变比赛结果,可由此引发的关于VAR协议和执行标准的大讨论,恐怕才刚刚开始。这种讨论,老实说,我已经听了不下五年了,从VAR引入意甲开始就没停过。每一次出现类似这次的争议,人们都会重新把规则手册翻出来,争论得面红耳赤。但到了下个周末,新的争议又会冒出来。似乎我们总是在原地打转,而那个最根本的问题——如何统一VAR的使用标准,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。这比一场比赛的胜负,更让人感到无力。

标签:
收藏
分享
发表评论
发布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