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良锋:大好歼灭战踢成菜鸡互啄,曼联赢球也该骂_阿莫林_球员_教练

作者:米妮小小编发布时间:2025-09-23 01:09:41阅读次数:0

《体坛周报》记者 林报道

红牌满天飞!场上竟没爆发冲突?

让我们做个假设。如果你没看直播,只看到比赛数据里躺着两张红牌,会联想到什么?英超版《精武门》?事实并非如此。虽然场上火药味十足,但冲突只停留在雷声大雨点小的阶段。先看数据再看录像是个好习惯,这对体育记者来说尤为重要。

深入分析比赛时,我们需要结合赛前动态和赛后反应。不了解教练赛前说了什么,就很难在比赛中捕捉关键细节。没有这些细节支撑,赛后分析就无从谈起。赛前发布会上,阿莫林反复强调要强硬对抗,媒体统计他足足说了7次(注意:原文中的agression并非侵略性的意思)。他还批评球员在禁区附近总是犯糊涂。结果呢?球员们确实强硬了,但还不够;而犯错的毛病不仅没改,反而变本加厉。

图片

槽点多到让人眼花缭乱,真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。先说球员犯傻的问题。阿莫林用的是幼稚这个词,作为外籍教练,他可能分不清幼稚、犯傻和愚蠢的细微差别。曼联的表现不能用幼稚来形容,而是真傻,有时甚至蠢得离谱。幼稚是指经验不足导致的冲动,不涉及能力评价;犯傻则既指水平不够,还暗含决策失误;至于愚蠢,简直就是瞎踢的代名词,完全不可理喻。

曼联的表现时蠢时傻,球员如此,教练亦然。就像老百姓常吐槽欧美国家这都什么草台班子,职业足坛同样充斥着这种乱象。普通球迷都能看出的问题,教练球员却视而不见,固执己见到令人发指。

图片

战术僵化谁之过?

阿莫林应该清楚自己的战术有问题,但这与三后卫还是四后卫无关。三后卫在欧洲足坛普及多年,英超也不乏成功案例,比如水晶宫就曾问鼎足总杯。阵型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阿莫林坚持不变阵可以理解,但把球员放在错误位置,又没有配套战术,这才是致命伤。

曼联前4轮射门数冠绝英超,却只进4球,核心问题在于B费被用错了地方,而多尔古难堪大用。数据显示,自B费加盟以来,他在创造机会、进球、助攻和出勤率上都名列前茅。对切尔西的进球让他达成曼联百球里程碑。这样一位拒绝沙特高薪、忠诚勤勉的核心球员,本该是球队支柱。你可以批评他的脾气,但不能否认他的实力和忠诚。

图片

作为教练,B费是你逆境中的救命稻草。曼联射门多进球少,正是因为B费被迫离开舒适区,干起了不擅长的脏活累活。70多次射门机会,很少落在真正的射手脚下。让中锋得分是基本常识,但霍伊伦得不到支持,新援舍什科也面临同样困境。传中质量差、落点不准,再好的前锋也无可奈何。

曼联有威胁的传中多来自右路,而右路传中又主要依赖边翼卫。如果这个战术可行,为何左路毫无建树?因为左路有个多尔衮——多尔古,外表强悍实则软弱,技术粗糙得令人发指。本以为加纳乔离队能让人松口气,没想到多尔古用实际行动证明:想轻松?没门!

花重金引进的球员,不是来看他传中离谱、拿球回传、射门打飞机的。这个问题从加盟至今毫无改善。曼联为何屡战屡败?因为错误一箩筐,蠢事不间断。切尔西本赛季异常艰难,多名主力带伤作战。作为教练,难道不该针对对手体能劣势制定战术?

比赛开始不久,切尔西门将就因犯规被罚下,半场结束曼联已两球领先。这本该是扩大优势的绝佳时机。卡塞米罗领到首张黄牌时,教练就该警惕(这已不是他第一次在英超吃红牌),要么提醒他注意动作,要么直接换下。但阿莫林眼睁睁看着胖虎在强硬的幌子下再吃一黄。

大好局面又变成消耗战。即使双方都少一人,曼联也不该如此被动。补时阶段的数据触目惊心:下半场控球率不足30%!这暴露出曼联的老问题:体能储备不足。切尔西扳回一球时,曼联后卫竟无人起跳争顶。是因为跳不动吗?长达9分钟的上半场补时,已经透支了球员体力。

如果切尔西没被罚下一人,曼联可能早就被逆转。为何体能消耗如此之快?技术粗糙是主因。在雨天坚持地面传导,对抗技术更好的对手,无异于自寻死路。高空轰炸才是弱队克敌制胜的法宝。

图片

不少外教因固执己见而黯然下课。曼联本场开局正确,利用舍什科的高度制造威胁,直接导致对方门将被罚下。但切尔西调整后,曼联却放弃高空优势改打地面。这种自废武功的做法本赛季屡见不鲜。没有高中锋时狂传高球,有了高中锋反而改走地面,这种脑回路实在令人费解。

阿莫林有句话说对了:曼联球员一到禁区就犯傻。B费也不例外。一次反击中,他面对阿马德和舍什科两个接应点,却做出最差选择。这正是他被安排在后场的恶果。后防线同样糟糕,三名中卫拿球时手忙脚乱,屡屡贻误战机。

对比之下,水晶宫的三后卫体系运转流畅,不会因为人员变动而崩盘。本轮他们战胜西汉姆的两个进球,分别来自中锋和边翼卫。而曼联只能依赖定位球乱战。热刺能在两球落后下扳平,靠的是身体对抗和精准传中。强硬不是踢人,禁区不犯傻需要提高传球质量。曼联接下来赛程宽松,有充足时间打磨细节。这些基本道理,不需要别人提醒阿莫林吧?

标签:
收藏
分享
发表评论
发布
暂无评论